欢迎访问本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公告>>新闻动态>>正文
学术论坛|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团队参加第九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
2017年12月01日 14:13     (点击: )

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智库联盟等单位主办,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单位合作举办的“第九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于11月24-26日在武汉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一带一路、多元文化主义与跨文化传播”。会议共收录17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论文,其中包括1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作品,这些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尼日利亚、斯里兰卡、泰国、巴基斯坦、新加坡、土耳其、伊朗、阿联酋和中国。

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典、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在14场论坛中贡献了最新的成果、展开了充分的对话,相关议题涵盖:全球视野中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与研究;“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的思维与策略;跨文化传播与多元文化实践;跨文化传播的文化精神与社会互动;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实践;媒介表征与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传播主体、话语与效果;“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解读;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中国探索;“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中的品牌与修辞;多元文化命运共同体研究;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一带一路”与中亚文化传播;“一带一路”与跨文化传播路径思考。

与会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试图超越全球化局限而勾勒的、连通65个沿线国家和其他国家的美好画卷,它给人类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和实践路径。“一带一路”倡议中包含着丰富的跨文化传播理念:“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民心相通”,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带着面向人类社会的使命感,正在探索面向多元文化实践的新道路。而在探索的过程中,人类社会需要共同思考如何通过跨文化的对话、理解来认知、解构和重塑我们的经验和意义世界,需要坚持国家间和文化内部以及国家、文化之间的平等,将人类文明的历史视为一个互动的、创造性转型的跨文化过程。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拥有中亚传播研究基地,多位教师精通少数民族语言或有中亚国家留学、任教经历,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了便利,针对中亚的传播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研究特色明显,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力。鉴于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特色和研究优势,此次会议专门开设议题为“一带一路”与中亚文化传播的新疆大学专场论坛,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受邀参加此次会议,由张允院长带队组成共七人的学术研究团队在会议上展示了新疆大学学者对中亚文化传播研究的最新成果,彰显了新疆大学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

                           图为张允教授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允教授在会上汇报了题为《结构化理论视角下蒙元时期天山南北及中亚地区驿站传播模式》的研究成果。

                         图为帕哈尔丁教授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帕哈尔丁教授在会上汇报了题为《中国受众获取中亚国家信息的渠道探析》的论文成果。

图为金玉萍教授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金玉萍教授在会上汇报了题为《“民心相通”与跨境民族文化传播路径的思考——以哈萨克族跨境文化传播为例》的论文成果。

图为韩强教授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副院长韩强教授在会上汇报了题为《中国哈萨克语媒体对哈萨克斯坦的影响》的论文成果。

图为罗小东教授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罗小东教授在会上汇报了题为《论中亚反恐传播指针:国家正义性传播——以中国新疆为例》的论文成果。

图为尼加提老师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尼加提老师在会上汇报了题为《天山网对中亚国家传播的特点探析》的论文成果。

图为王琴琴副教授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琴琴副教授在会上汇报了题为“跨文化传播与面向中亚的新疆形象的媒介建构——以央视电视专题片《还看今朝·新疆篇》为例”的论文成果。

武汉大学举办的“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是该领域国内最知名的会议之一,会议源于中法高校自2003年以来的合作,会议成果已形成中、法、英3种语言的9本专著,成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学术平台。此次专场系该会议十四年以来首个大学专场,体现了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术定位,在中亚传播研究领域占领了学术先机,组成了科研团队,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亚传播研究成果在跨文化传播学术平台上进行展示。


上一条:学术讲座|社会学量化研究大...
下一条:学科建设|广州大学新闻与传...
关闭窗口